精彩资讯
导航
电影:
科幻片动作片恐怖片爱情片喜剧片战争片动画片纪录片BL电影LES片剧情片其他片资料库微电影新片库经典片

我在这部滥交吸毒的青春片,看到了自己

好啦,今天换个画风。

Sir刚重温了一部青春片。

想来給你们说说。

这部片不阳光灿烂。

更和“清纯”沾不上边。

相反,这可能是史上最黑暗、最非主流的一部青春片。

片中充满了暴力、抢劫、滥交,还有吸毒。

但只要看过它的人,都会像脑袋被打了一拳一样,嗡嗡作响。

这部片就是《猜火车》(Trainspotting)。

影片改编自欧文?威尔士的同名小说,由英国人丹尼?博伊尔导演,1996年上映。

片名“Trainspotting”,原意指的是一个游戏:

无所事事的人在火车经过的地方,即兴打赌下一班经过的火车时刻和目的地,以此来打发时间。

电影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群无所事事的英国混混。

男主角马克(伊万?麦克格雷格 饰)是个瘾君子。

他有三个损友:“变态男”除了吸毒就是不停换女人;“卑鄙”是个暴力狂,身边的朋友都害怕他;“屎霸”心地善良,却总被别人伤害。

但在他们生活中,有一点是共通的——吸毒。

他们过着为买毒品四处打劫、偷窃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我们的主角马克吸毒过量,差点死掉。

在捡回一条命后,他决心远离毒品,开始新的生活。

只是,新生活才刚开始,损友们却接踵而来……

《猜火车》的制作资金只有250万美元,用49天就完成拍摄。

当时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牌子都不大。

但没想到,影片一经上映立刻引起轰动。

它先在戛纳首映,但因为涉及过多毒品内容,被搁在非竞赛单元。

万万没想到的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猜火车》,还是成为当届最为轰动的影片。

主创在戛纳电影节

电影堪称吸毒百科全书。

片中对各种吸毒方式和过程,都有细致描写: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甚至还有最夸张的胶囊式毒品,直接塞入直肠。

其中还有大量对吸食海洛因产生快感的细致描述:

想象你做爱时最美妙的一次高潮,乘以一千倍,还是远比不上吸毒的快感。

以及无处不见的堕落情绪。

加上妙想天开的情节、高速摄影和那些摇滚乐,统统都令人目眩神迷。

这一切,让各大媒体和影评人震惊。

《卫报》说:

《猜火车》就像反常的诡异天气,它颠覆了传统,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从表演到导演都散发出新新人类的叛逆气质。此前从未有一部英国电影像这样表现过。

《时代周刊》:

这部电影表现出了一种愉悦,一种放纵。这是部贴近现实又放浪形骸的作品。正因如此,其他电影跟它比起来,显得那么呆板木讷。

电影在爱尔兰放映时,头三个月就收获了80万英镑票房——这相当于当时一部好莱坞大片在当地的票房。

之后,电影在都柏林(爱尔兰瘾君子的“首都”)继续放映长达10个月。

在加拿大,警方甚至自掏腰包买电影票分发给青少年,他们认为电影是很好的禁毒教材。

因为除了对吸毒过程的逼真描述以外,电影对瘾君子毒瘾发作时的痛苦,也描写得相当详细,足以震慑那帮想要跃跃欲试的小屁孩。

此外影片还受到了学院派的认可,获得了1996年度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并在英国电影协会(BFI)1999年评出的Top100英国电影中,排名第十。

如今,在苏格兰爱丁堡利思港,《猜火车》已经成了一个旅游项目。

63岁的牧师蒂姆?贝尔,在业余时间当起了“猜火车”旅游项目的导游,带领影迷游客游览电影中的景点。

但电影給人带来的震撼并不止于此。

它不仅給我们描绘了苏格兰爱丁堡文化的最真实面貌,同时,它給我们说的,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开场那一大段关于“选择”的独白,可以说是整个1990年代的最强泛音。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

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

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

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

选择固定利率房贷。

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

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

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

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口里塞垃圾食物。

选择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说是最无耻的事了。

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

但我干嘛要做?

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

理由呢?没有理由。

只要有海洛因,还要什么理由?

选择怎样的人生,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片中的马克一开始选择以毒品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合作(逃避)。

但他看着毒品剥夺了自己的性能力,看着毒品杀死了他的朋友。

所以最后,马克还是得面对工作、家庭,选择回归世俗、安全中庸的生活方式。

这是从非主流向主流生活方式的一种妥协。

很多年轻人都依此设定的路线成长。

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到向一切妥协。

但这是否意味着,任何年少轻狂时期的叛逆、放纵不羁的性格,最终都会被残酷的现实社会消磨殆尽?

青春不就应该纯粹,彻底,去你妈的吗。

这种矛盾从头到尾,一直在马克内心焦灼,这种焦灼是如此诚实,正因为如此,“不管正在经历年轻的人,还是曾经年轻过的人,他们都会被这部电影触动”。

但你们会不会好奇,在经历了那么多年以后,当初最终选择了融入世俗的主人公马克,他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现在,这个问题将会得到答案。

最近,导演丹尼?博伊尔宣布,将在明年《猜火车》上映20周年之际,推出续集《猜火车2》(Porno)。

伊万·麦克格雷格依旧会出演男主角,回归阵容里还有罗伯特·卡莱尔和约翰·李·米勒。

当年在《猜火车》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巨大成功后,原著作者欧文?威尔士,曾在2002年出版了小说续集《春宫电影》(Porno)。

《猜火车2》的故事主线就来自《春宫电影》。

讲述当年青春叛逆的少年,现在已经是步入中年的大叔。他们决心要在色情影视行业大干一票,于是开始了十年的创业之路。

其实丹尼?博伊尔早有拍摄续集的打算,却阻碍重重。

阻碍之一,就是男主角伊万·麦克格雷格。

麦克格雷格曾经是博伊尔的爱将,他们共同合作过《浅坟》(Shallow Grave)、《标心者》(A Life Less Ordinary),一部《猜火车》,让两人同时走上巅峰。

《浅坟》

谁知好景不长,这对相亲相爱的好基友,却因“第三者”的介入闹掰。

这位“第三者”,就是小李。

2000年,博伊尔推出电影《海滩》(The Beach)。

本来说好会由麦克格雷格出演男主角,结果片方强行换成了当时因《泰坦尼克号》大红的小李。

所以麦克格雷格一气之下,和博伊尔结下了梁子。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麦克格雷格也已经从当年的愣头青。

变成了脸上有点褶子的“老牌男星”。

导演博伊尔也凭借《127小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跻身名导行列。

两个“长大”的人,谁还会记得当年那个小矛盾呢?

更重要的是,《猜火车》的续集怎么少得了马克?

所以当博伊尔再跟麦克格雷格提起这事儿时,他欣然答应:

我很怀念跟丹尼工作的日子,那是我的巅峰时刻,他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我们之间的确有过不愉快,但那都过去了。

拍摄续集的另一个难题,则是剧本。

麦克格雷格曾公开表示他对小说《春宫电影》非常失望,称这部小说“就像是为了电影续集才写的,绝对会毁了《猜火车》的口碑”。

导演博伊尔也坦承剧本改写是一个大难题。

小说出版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现在网络色情业发展得这么快,我们需要一个很牛的编剧来改写剧本。

如今20年前《猜火车》的编剧约翰?霍奇,已经确定担任续集的编剧,并动手开始改写。

原著作者在接受《赫芬顿邮报》采访时透露,约翰?霍奇创作的第一稿剧本“非常棒”。

霍奇的回归,对影迷来说也是一针强心剂。

扫清了这两个大阻碍,《猜火车2》的质量,看起来已经是妥妥的了。

外媒也表示相当期待。

《太阳报》:《猜火车2》已经火力全开了!

导演博伊尔同样信心满满:

电影里的角色都已经人到中年,我自己也老大不小了,当年喜欢我们的观众也有一定年纪啦。在大家变老后再次见面,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最后,Sir想说的是。

为什么每个人都不该错过《猜火车》。

当我们批评国产青春片“假”的时候,都会提到一点——情节过于戏剧化——比如无处不在的堕胎。

如果仅以此定义,那《猜火车》更假——吸毒比堕胎更少人经历——但我们却能在《猜火车》里看到自己的青春。

所以,国产片的假并不是仅仅因为情节,是一切都假,表演,美术,摄影,全都不对。

所以,当他们想要表达时,只能通过呆板的临摹,堆砌面目一致的符号:劈酒打架,当众告白,出国堕胎,用婚礼缅怀初恋,用贫富祭奠友情。

说白了,有没有真实的疼痛与发自内心的体验,才是撬动观众情感共鸣的钥匙。

一部优秀的青春片,它的好并不因为青春,是因为电影。

而这,也是不再年轻的Sir,期待不再年轻的《猜火车2》的原因。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爸3》? 下一篇:让刘德华差点没命,还不是它最有种的地方
看巴士 m.kan84.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