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资讯
导航
电影:
科幻片动作片恐怖片爱情片喜剧片战争片动画片纪录片BL电影LES片剧情片其他片资料库微电影新片库经典片

虹膜 | 为《港囧》的辩护无法立足,两个理由说明它是烂片

虹膜 | 为《港囧》的辩护无法立足,两个理由说明它是烂片

原创

2015-09-28

水怪

虹膜

虹膜

原本没必要的按语:就像《虹膜》在创刊时说过的,我们从来不关心对一部影片要采取什么立场,是支持还是反对,赞美还是批评。我们更关心的是你选择立场的理由。前些日子《刺客聂隐娘》上映,我们发了赞扬该片的评论,也发了批评该片的评论,无论正反,相信都说出了一些道理,这些道理是最重要的。同样,我们昨天发了一篇为《港囧》辩护的文章,今天再发一篇批评的文章。你问《虹膜》对《港囧》是什么立场?可以答一句无可奉告。因为本来也没什么明确的立场,最多不过每个作者有自己的看法。但只要这两篇能说出一些让人有所收获的道理来,也就达到了目的。未来这仍将是《虹膜》的编辑方针。

文 | 水怪

作者是独立策展人、发行人、影评人,「后窗放映」发起人之一。

缘于对《人在囧途》和《泰囧》的相对认可,我对《港囧》其实是抱有一定期待的。正因为此,当我在提前场观看完毕后,巨大的落差感扑面而来,当晚我便发布了一通或许带有强烈情绪的观点,主要提到影片情感驱动及情节设计的巨大缺陷,从而导致了影片整体崩塌。

在随后的几天内,我渐渐从最初的激动中冷静下来,也试图吸纳部分友人从其他视角提出的不同评价。有朋友调侃说,影片的情感戏或许会打动不少中年已婚男,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我也承认,《港囧》试图在商业电影的作者表达层面有所建树,审视中年已婚男人在生理与精神上所面临的双重困境。相对于时下的快餐电影,这当然是「有追求」。放到国际上比较,它的这个想法可以与《迷失东京》相提并论。

然而,我最终还是认为,这部影片的初衷和实现效果之间,相隔岂止一个太平洋。所以我坚持我的影片整体崩塌论,下面就从两方面来说明它是如何崩塌的。

何为港

「囧系列」是徐峥无意间开发出的一个系列,从第一部内地版(那时徐峥还不是导演),到泰国版,再到如今的香港版,显而易见在逐渐构筑一个风格和意图完整统一的系列。

在内地版中,我们当年惊讶于香港导演叶伟民对内地本土化情境的准确掌控,也同时无比惊喜于它的现实观照,徐峥和王宝强的演绎当然都是影片成立的巨大功臣;而后的《泰囧》,虽然丢失了不少内核化的表达,但就其喜剧片段的衔接而言,包括情感衔接和故事逻辑衔接,也算能自圆其说。期间对于泰国异域风情元素的合理展示,还让影片的喜剧调侃略有加分。

后面不知引发了多少「电影+旅游」的跟风之作,譬如《等风来》的尼泊尔之旅,它对异域元素的展示就非常生硬突兀,其中的五星红旗笑话成了一个难以回避的尴尬场景。

回到《港囧》对「香港」的呈现,影片不仅堆砌了几十首之多的经典粤语金曲串烧,也有王晶剧组的露脸,还给了维多利亚港好几次全景,穿插几段追逐打闹来展示香港的陋楼旧街和黑道仪式。然而香港的人呢?他们在哪里?对,主要是两个香港警察对徐峥和包贝尔的全程跟踪。

影片利用了如此多的香港在地元素和桥段,我们是否有想过它的「充分性」?如果把陋巷追逐换成是内地的某个城市,把王晶剧组的现场换成是横店或者中影基地,把维多利亚港换成随便什么湖,现在的故事是否可以毫不走样地进行?当然,唯有警署是无法换成公安的,因为如此戏耍公安,后果徐峥懂的。

简言之,我认为港囧里的「港」过分地沦为了一个纯粹的地域背景,它几乎不含有任何真实的「香港印迹」。

更好的例子不用选别的,就是《泰囧》,其情节中有多场戏份是只能在泰国展开的,如果离开泰国,故事的发展很可能就不一样了。这正是《港囧》的欠缺。

与MV无异的金曲串烧能够挽回影片在香港「在地性」上的失分吗?它除了让观者视觉和听觉分裂之外,并没能真正构建起影像上的「香港性」。

反而在我看来,影片最前面一段的内地怀旧戏份中,透过手绘香港经典电影海报墙的形式,反而遥遥地建立起了一丝和香港的联系。很可惜,这种联系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抵达香港后,反而被中断了。

我试图以「中港关系」近两年的敏感来为徐峥进行部分开脱。若在香港文化元素上稍有实质性推进,或许会造成不必要的「政治风险」。就像彭浩翔的《低俗喜剧》被圈定为「歧视内地」一样,任何大陆视角的香港文化,似乎都具备某种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因而他的规避似乎就有「资本稳定」层面的正当性?

何为囧

三囧系列的精神内核,无疑就是这个「囧」字。「囧」作为前几年一个纯粹网络用途的颜文字,如今登堂入室成为一个基础的青年文化符号,它承担着该系列最为主体,也是最为基本的「喜剧」功效。

「囧」,即由于不协调和错位而引发的尴尬喜剧。

《港囧》里的「囧」,从最开始内地戏里面,纠结于荷尔蒙刺激下的「吻」的错位和不协调,进而埋下进入香港的伏笔。转战香港最初的「囧」又源于一个中年人的生理性「囧」,由此引发的「喜剧」感实则被「现实感」过分冲淡,网络语境下的「囧」在此并不适用。这里有一小场戏——夫妻俩用微信各自勾搭——其实为影片开辟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如果它能正视当代中产阶层的虚与委蛇与虚伪不堪的话。但很可惜,影片最大的败笔设置,是在这时候让包贝尔突然出现,毁掉了它仅剩的「质疑」精神。

包贝尔以一个大众非常陌生的「纪录片导演」身份进入观众视野,顺带介绍了维尔托夫、弗拉哈迪之类的专业术语,这种「创新型」的角色引入,其实本身也并无不妥,也可算作是对某种「迷影精神」的追求。

但很可惜,当这样一个角色被设定为要担负起此前王宝强的那个「一根筋」傻缺形象时,这种身份设置就变成了像是对「迷影精神」不怀好意的调侃。

更糟的是,包贝尔对徐峥牵强至极的贴身跟踪,动机居然是想对他的婚外性行为进行监督,有多少观众会认同这么老迈不堪的观念呢?

这使得电影中段的主要戏份都停滞在一个让观众失语的为追逐而追逐的「囧」境。它的确很囧,但囧的不是戏份,而是观众。

影片行进中的剧情转折不可谓不多,但从技术上说用的都是老梗、烂梗,出国读书、天台救援的设计,完全没有任何新意。最终徐峥和赵薇一起「回归家庭」了,但这个决定既不是情感上的合理转向,也没有更坚实的外部逻辑的支撑,像是人物动机和事件发展双双失控后的仓惶落笔。

借助这部影片产生的其他泛道德化的争辩主题,包括性爱、低俗、女权等等,虽然有助于社会在整体上的沟通交流,但影片批评不能主题先行,还是要落脚到电影上来。

归根结底,我并不否认徐峥在《港囧》里面试图表达自己的「质疑与反思」,但仅就影片的完成状况而言,其「质疑与反思」是完全无效的,无助于将影片从烂片的沼泽中拯救出来。

如果你觉得本文精彩,欢迎点击右上角将文

章分享到朋友圈,这对我们是很有用的支持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王家卫|黛德丽|胡金铨|贾樟柯|陈凯歌|郭敬明|蔡明亮|塔蒂|昆汀|侯孝贤|阿亚萨斯|杜琪峰|市川昆|德国电影|艾美奖|黄宗霑|奥斯卡|杜可风 |徐峥|港囧

编辑:徐寒冰| 联系我们:irisfilm@qq.com

上一篇:严肃科普香港「三级片」的尺度 下一篇:“较真夫妇”!感受一下黄晓明和baby非一般的较真日常!
看巴士 m.kan84.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