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资讯
导航
电影:
科幻片动作片恐怖片爱情片喜剧片战争片动画片纪录片BL电影LES片剧情片其他片资料库微电影新片库经典片

5亿成衡量成功新标杆国产电影票房如何一朝迎来艳阳天?

《泰囧》、《西游降魔篇》接连创12亿票房奇迹,《北京遇见西雅图》定格5.2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已超7亿,《中国合伙人》上映10天票房也已超过3亿,破5亿希望大。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票房过亿已经不好意思跟人炫耀了,5亿才是衡量一部影片票房成功与否的新标杆。”为何在一年之间,国产电影突然“一步登天”?记者为此采访了片方、院线、观众。


现象票房大跃进5亿成新标杆

2012年,业内还在为《画皮2》这样一部伪3D作品成为国产电影票房NO.1而争论不休,转眼间,这个数字已被《十二生肖》、《泰囧》、《西游降魔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电影拿下。最卖座导演的位子已经在2013年春天大张旗鼓地换人,单片票房最高的男女导演分别是徐峥、赵薇,这还都是他们的处女作。


可以说,2013年上半年度的电影市场正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洗牌”运动:市场不再迷信张、陈、冯三大导,票房过亿的导演超过了50人以上,电影票房过亿已经不能成为炫耀的资本,过5亿,才是一部电影票房成功与否的新基准线。


院线银幕数剧增不断扩充版图


随着影院的增加,中国每年的电影观影人次从2006年的0.89亿人次大幅增加到2012年的4.67亿人次,而截至5月28日,5月的单月观影人次就已超0.53亿人次,观影人次的增长是推动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驱动因素。


上海联和院线前副总经理、资深电影人吴鹤沪分析,观影人次的增加主要有两个主要的推动因素,一是银幕数量的增加,二是电影内容质量的提高,而在当前阶段,银幕数量的增加是观影人次增加的关键驱动因素。


院线制改革走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有数据显示,银幕数量从2002年的1834块增长到2012年年底的13118块,截至2013年4月底,中国的银幕总数已经超过15000块,而2013年底有望达到2万块。届时,市场总容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5%左右,而今年的票房增量就是院线不断扩容的效果体现。


观众观众年轻化、小城市化


虽然影院人士普遍认为,高票房的核心是影院数和银幕数的飞速增长,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影院数和银幕数的飞速增长不是票房增长的原因,而是结果,“有人看才会建影院,而不是建影院就有人看电影。”


根据中国电影放映协会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而2009年,这个数字是25.7岁。


除了银幕数的增长和观众群体消费观念的改变为内地电影市场爆发式的票房增长提供了基础之外,原本被忽略的二三四线小城市的观众也被越来越细分的市场所关注。因为从2011年开始,一线城市的院线建设已经趋于饱和,影院建设的重点也开始下沉入二、三线城市。


吴鹤沪告诉记者,在特大城市的一些地方,影院的密度趋于饱和,甚至有些过度;反之,近年来在二、三、四线城市开发的影院,对电影市场的意义就更具体一些。“本来一个小县城,没有影院,你在那里改了一个4个厅的影院,产生的票房是从零开始计的绝对票房。”


在过去,二、三线城市的票房市场份额都不到10%,但现在,部分电影在二、三线城市的票房收入已占到35%甚至更高。二、三线城市观众的口味,开始显得重要起来。


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李维君告诉记者,大城市喜欢看进口影片,小城市的观众则更倾向看国产片。在中国一个四线城市简陋的多厅电影院里,经常可以看到几部新上映的国产电影在反复播放着,票价却只有20元。


可以说,二、三线城市的新兴市场与一线城市拥有完全不同的观众格局,万达电影宣传总监、电影产业评论人不二表示:“很多二、三线城市观众对于‘霍比特人’和‘哈利波特’或许没概念,但却熟悉徐峥、赵薇、黄渤、王宝强等电视剧明星”。


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初《泰囧》上映时,理发店服务员都会向客人大力推荐此片,因为那确实是他们熟悉和亲切的面孔。


片方


导演和观众一起


更新换代


观众的年轻化和区域化,使得他们对于张艺谋、冯小刚等导演的大片模式产生明显的审美疲劳,《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等沉重题材虽然品质优秀,但票房都未达预期。


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为贴近自己日常生活、接地气的作品买单。徐峥、薛晓璐、赵薇等青年导演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因为他们和现在的观众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更了解现在年轻观众的所思所想。


郭敬明导演作品《小时代》的制片人安晓芬就告诉记者:“作者和观众在观念上的转变,我认为是同时发生的。这个现象从前年年底就开始酝酿,《失恋33天》是一个引子,去年底《泰囧》爆发,直到今年才成为一个新趋势。”


她坦言,一方面现在观众对大片也有审美疲劳,他们其实更愿意看到和自己生活比较接近、文化上能够理解的电影,只是因为国产片一直达不到好的标准,所以大家才去看进口大片。另一方面,现在电影人也发现拍大片没有那么好赚钱了,花大价钱拍大片很可能费力不讨好,不如做一个精致的中型电影。


近期这几部影片的票房成功,正是导演和观众的一拍即合。安晓芬表示:“这批导演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新锐;二是都有很扎实的功底,非常懂观众。以后这样的影片会越来越多。”

上一篇:“亿元票房时代”绝不是中国电影的成功 下一篇:《魁拔2》31日上映 前作曾遭遇票房惨败
看巴士 m.kan84.tv